
作为耒阳市经济建设及项目攻坚主战场,“十三五”期间,耒阳市经济开发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围绕建设产业立市目标和“3131工程”计划,统筹推进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、保稳定等各方面工作,迈出了高质量发展新步伐,为谋求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。
产业扛大旗
作为耒阳经济转型发展的“排头兵”,市经开区以优势产业为纽带,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,以实际行动扛起耒阳产业发展大旗。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,市经开区产业项目建设捷报频传:总投资65.16亿元,涵盖了新材料、装备制造、有色冶炼、食品加工、生物医疗等领域的15个项目集中破土动工,填补了“纸都无纸产品”的历史空白,为耒阳市完善产业布局、形成产业链条、壮大主导产业提供有力支撑。
五年来,市经开区围绕“电子信息、食品加工、有色金属深加工及再生循环利用”等主导产业,做强产业支撑,做大工业经济总量,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。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,2019年以来,市经开区不断推进调区扩区工作,园区规划面积由2016年的10.38平方公里调整为10.95平方公里,形成了“一园三区”、“三主三辅”产业布局。创新创业园、中小企业创业园的标准厂房建设、道路硬化油化、路灯亮化、给排水及污水处理、园林绿化及围墙、充电站桩等综合配套设施日趋完善。与大汉集团合作开发的“六纵六横”路网合作协议已签订,北部城区建设已进入实质启动阶段。
看经济体量——5年中,市经开区技工贸总收入由2016年的82.2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15亿元,年均增长12.73%,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16年的41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70亿元,年均增长19.52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6年的18.55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3.10亿元,年均增长7.59%;工业税收总额由2016年的2.0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.4亿元,年均增长5.57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.55亿元,年均增长4.59%,进一步夯实全市经济建设和项目攻坚主战场地位。
看招商引资——2016年以来,共引进、签约项目150个,园区企业由2016年的120家增加到2019年的167家。特别是2019年引进的总投资达30亿元的蔡伦纸业项目,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招商引资引进的最大单体投资项目。
看产业转型——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16年的1.8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.98亿元,年均增长28.4%,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。
看创新研发——2019年,园区R&D经费支出达到1.67亿元,年均增长196.45%;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2家,占全市比重接近55%,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4亿,年均增长14.47%。申报专利数由2016年的104件增加到2019年的323件,年均增长45.9%,专利授权数由19件增加到121件,年均增长85.36%。
产业的蓬勃发展,经济的活水不断,为耒阳市经开区“十四五”发展蓄积了新动能。
改革释活力
回眸“十三五”,市经开区改革蹄疾步稳,勇毅笃行,坚持问题导向,以改革破解难题推动发展,以发展提升实力保障改革,形成了一批有特色、有分量、有影响的改革成果,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。
“干与不干没人会管你,干多干少没人会说你,干好干坏跟我没关系。”耒阳经开区一位干部讲起曾经普遍存在的状态。2019年7月开始,新任党政领导班子全部到位后,为改变干部职工“慵、懒、散、浮”问题,决定打破条条框框,从“病根”入手,来一次人事“大手术”。
2020年5月,市经开区出台了《耒阳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》,园区人事改革号角正式吹响,14个正科单位内设股室岗位全部清零,重新设置岗位,副科以下干部职工全部通过知识水平测试、工作表现评分、公开竞聘演讲、联合考察评定等环节,将干部职工能力水平、工作责任心、遵纪守法等情况进行量化,按照得分高低排名,公布在园区显要位置。
通过竞聘、招聘,一大批能做事、会做事、有担当、敢作为的干部职工来到了关键岗位,进一步激发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感、使命感和紧迫感,激励鞭策干部职工廉政勤政,全面杜绝不良工作风气。“这就像在满池春水中丢了一颗石子,把满塘的水全部激活了。”全程参与干部职工综合评价的市经开区组织人事局局长李康军说。
“经综合评定,新生力、耒水新城土地储备、湘当靓汤3个项目为红榜……”2019年12月,一份红、黄两张不同颜色的“榜单”张贴在市经开区办公大楼的大门口。红榜上的3个项目是推进快、服务佳、反响好的,黄榜的3个项目与红榜上的情况正好相反。
评定“红黄榜”的指标涉及多个方面,总体标准是每月工作任务清单的完成情况。每月初或每个重要时间节点,耒阳经开区都会出台工作要点及责任分解表,将全区重点工作落实到具体牵头领导、具体单位、具体责任人,月末对当月工作进行评比测算,根据工作落实情况评为“红榜”或“黄榜”。同时,把“红黄榜”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,对“红榜”工作相关人员进行奖励,凡是上“黄榜”的工作,必须限期整改到位,以此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推进。
营商环境“挑大梁”
“你公司符合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,但还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和审计报告。我们将帮您整理一个材料清单……”这些暖心又亲切的话语,是市经开区工作人员常常挂在嘴边的叮嘱,也是园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小切口。
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城市名片和核心竞争力。如何优化营商环境,切实服务好企业,让企业在园区安家立业是市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
2020年3月,市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式成立,6月新政务服务大厅重新装修,12月正式揭牌为园区企业服务。“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初衷就是一站式审批,让办理的程序最简、路径最短、运转最快,提高审批速度和效率。”负责审批大厅的工作人员介绍。现在,园区正在加快“工程建设项目制度”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“帮代办”改革,共梳理第一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64项,审批时间压缩了近一半,严格执行综合窗口受理、后台分类审批、统一出件,基本实现了“园中事、园中办、园中结”。
2019年9月,市经开区“百名干部进企业,排忧解难促发展”活动全面启动,第一批98名联企服务员走进企业车间,面对面、手把手、点对点为企业排忧解难,帮助解决企业实际问题62个。疫情期间,第二批132名联企服务员入驻企业,与企业结对子、战疫情、解堵点,为企业解决问题累计90余个,67个规模以上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部复工复产。2020年12月,第三批62名联企服务员再次深入企业,让企业享受到“保姆”式的服务,解决园区企业存在的需求和难题,帮助企业发展取得新突破。“服务企业、服务产业、服务发展”已成为园区干部职工的共识,上门服务企业、帮助解决问题成为干部职工的“新风尚”。
在此基础上,市经开区还组织召开“银企对接会”“企业用电、用水调度会”“企业供地专项办公会”……一系列专题会、调度会、办公会,更加精准解决企业发展基本要素保障,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,助推企业实现原地倍增发展。
“十三五”圆满收官,“十四五”扬帆启航。耒阳市经开区将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发挥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,在实施“三高四新”“一体两翼”战略中走在前、当主力,扎实推进“3131工程”,为耒阳夯实衡阳副中心地位,争当大湘南县域发展“领头雁”书写更加精彩的“经开区答卷”!(记者 钟杰/通讯员 欧阳石)
责编:梁昕
来源:耒阳市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三伏天如何科学度夏?中医专业人士为你支招
【简讯】三架街道:屋场恳谈话安全 交通出行筑防线
喜讯!耒阳市文联志愿服务队荣获全省 “三下乡” 优秀团队称号
夏塘镇:严查涉摩涉电违法!守护农村道路安全出行
耒阳市举办2025年结核病防治暨入学新生肺结核筛查工作培训班
我市生源地助学贷款机构下沉试点工作获好评
情暖“八一”:老兵“见”老兵 暖人又暖心
联通引领数智转型 政企协同共绘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
下载APP
分享到